中國近日發生多件針對大學生及準大學生的電信詐騙案,釀成受騙者猝死的悲劇,令人扼腕。業內人士表示,當下的電信詐騙已由之前的「盲騙」發展到了如今的「精準詐騙」。而售賣個人信息這條「黑色產業鏈」,已經形成了「專業」級別的團隊操作,在駭客非法獲取數據信息後,會專門有人向下游進行分發銷售。香港《文匯報》報導,8 月 19 日,剛剛籌措到大學學費的山東臨沂 18 歲女孩徐玉玉正憧憬着美好的大學生活,然而,一通電話卻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。當天下午,她接到一個 171 開頭的陌生人電話,稱有筆 2600 元 (人民幣,下同) 助學金要發給她。未及細想,徐玉玉相信了電話那頭的說辭,按照對方指示,將已準備好的 9900 元學費匯了過去。在發現受騙後,徐玉玉萬分難過。當天報案回家的路上,她突然暈厥,不省人事,生命終止在了 18 歲的花樣年華。徐玉玉的遭遇並非個案。8 月 23 日,山東省臨沭縣的大二學生宋振寧也在被電話詐騙後於家中心臟驟停,不幸離世。為何詐騙分子能夠對這些年輕學子們的個人信息了如指掌?這些信息是如何被洩露的?有大陸記者通過 QQ 群搜索功能,發現了數十個信息數據相關主題的 500 人大群。在其中一個名為「考試數據」的 QQ 群,就有賣家對於包含考生姓名、學校、電話、住址在內的個人信息進行打包出售,卻根本不問買家用途。而今年大陸高考考生的個人信息數據打包出售僅要 5000 元。中新網援引《經濟參考報》報導,電信詐騙只是當前「高考詐騙」中常見的一種欺詐手法。據業內人士介紹,近年來在國內還曾發生多起其他形式的詐騙案件,如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員,以安排學生上學為由,騙取學生家長巨額的「活動經費」。再如,不法分子謊稱自己認識某知名大學的校長,手中有內部指標,以「定向招生」、「委培」之名,從而騙取家長錢財。甚至還有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,並通過電話聯繫考生,讓考生將學雜費事先打入其指定的銀行帳號內。面對花樣不斷翻新的詐騙伎倆,考生和家長如果稍有不慎,就極有可能落入陷阱當中,由此蒙受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。「高考詐騙」的背後,隱藏著分工明確的「黑色產業鏈」。在這條「黑色產業鏈」上,使用者資訊洩露可視為高考詐騙的源頭。犯罪分子首先通過各種手段收集到考生和家長的個人資訊,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行為。目前,使用者資訊在網上甚至已經公開買賣,出價 1 萬到幾 10 萬元不等。驚人的是,類似這樣的買賣資訊在一些網路論壇、QQ 群、徵信群屢見不鮮。近年來,大陸資訊洩露問題日益嚴重,規模也相當驚人。據漏洞回應平台「補天平台」統計資料顯示,該平台 2015 年收錄的可造成個人資訊洩漏的漏洞多達 1410 個,涉及網站 1282 個,可導致洩露的個人信息量高達 55.3 億條,這一數位較 2014 年的 23.6 億條翻了 1 倍還多。隨著非法倒賣的個人資訊在網路犯罪中被越來越多地使用,個人資訊的洩漏已經成為電信騷擾和盜號、詐騙等犯罪頻發的首要原因。據專家介紹,資訊竊取和洩露只是電信詐騙的源頭,從開發製作、批發零售到詐騙實施、分贓銷贓,電信詐騙可劃分出多達釣魚編輯、木馬開發、盜庫駭客、電話詐騙經理、短信群發商、線上推廣技師、財務會計師等十多個不同工種,他們分工明確、協同作案,形成了完整的電信詐騙地下產業鏈。甚至在詐騙實施過程中,還出現了「詐騙導師」的新職業,這些擁有心理學博士學歷的高級人才,還會為詐騙寫好完美的劇本,更專業攻破受害者心理防線,使其上當受騙。針對當前花樣繁多的「高考詐騙」行為以及愈演愈烈的資訊洩露現象,中國資訊安全技能競賽 (ISG) 組委會負責人王懷賓表示,需要從考生和家長、學校和教育機構、培訓機構、政府部門等多個環節進行預防和治理。
arrow
arrow

    銀行貸款率利比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